• 最有效的管理技术
  • zt.wineast.com 发布时间:2006-2-10 12:07:09
    文章录入:网友(None)
  •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企业所面临的市场形势日趋严峻: 全球化竞争加剧,技术发展迅猛,顾客对产品、服务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人才争夺战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提高企业中"人"的能力,已成为管理者的当务之急。"企业教练技术"作为一种最新、最实用、有效的管理技术,能使被教练者洞察自我,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效地激发团队并发挥整体的力量,从而提升企业的生产力。教练通过一系列有方向性、有策略性的过程,洞察被教练者的心智模式,向内挖掘潜能、向外发现可能性,令被教练者有效达到目标。。教练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有效地将人力资源转化为生产力。 

        企业教练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美国。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管理技术,从一诞生起就已被欧美企业广泛运用。如美孚石油、IBM公司、宝洁公司、国泰航空、爱立信、BPAMOCP石油公司、英国航空公司、柯达公司等多间国际著名企业。 

        企业教练技术与传统培训项目区别 

        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重视培训,越来越多的员工把公司提供的培训情况当作自己择业的标准,但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发现他们的培训没有很大的效果,员工也苦不堪言,谁造成了这一切?究其原因,是企业在重视员工培训的同时,企业培训也走入了某些误区,企业培训效果就因为这些误区的存在而事倍功半。 

        1、培训效果 

        传统培训 

        据有关培训的研究结果表明,一般的培训仅产生10~20%的转化率,即80~90%的培训资源被浪费了,这是任何一个高绩效企业都无法容忍的浪费。结果导致: 

        员工—埋怨培训耽误时间,不满意培训效果,再培训积极性受失挫; 

        培训部—备受公司高层管理者指责;(项目选择不好等等)同时指责员工 “现在这些人的素质真差”等等; 

        领导层—由于企业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搞培训而最后效果却不明显,因此对培训失望,痛心之余不在做培训。 

        教练技术 

        1997年欧洲【公众人事管理】发表关于参与企业教练技术培训后的报告显示: 

        通过企业教练技术培训后能增加22.4%的生产力; 

        通过培训并加“教练”的能增加88%的生产力。 

        公众人事管理(1997)年冬,第26卷,第四版,第461页 

        创意领袖中心(The Center of Creative Leadership)1997年的报告: 

        据美国调查显示,在所有实行“教练”制度的公司,其中77%认为,采取有系统的教练能够降低员工的流失率及改善整体表现。 

        2、培训方式 

        传统培训  顾问式 

        为具体的问题提供咨询、解答和解决途径,问题解决者。 

        教练技术培训   教练式 

        从拓宽人的信念入手,着眼于“激发人的潜能”。教练不是帮学员解决具体问题,而是利用教练技术反映学员的心态,提供一面镜子,使学员洞悉自己——理清自己的状态和情绪,及时调整心态认清目标,以最佳状态去创造成果。 

        教练不是顾问,不提供解决方案,而让你自己去发现; 

        教练不是老师,不会告诉你问题的答案; 

        教练不是心理医生,不会去平复你的情绪,而是让你自己管理情绪; 

        教练不针对你的过去,而关心你的未来; 

        教练“对人不对事”,反对“对事不对人”。 

        3、培训老师与学员关系 

        传统培训  老师或咨询人员的关系。 

        教练技术  合作伙伴关系。在信任及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教练技巧带你去看你自己思维模式、行为模式,以及他们在什么地方限制了你取得成果。教练不会教你具体解决问题的方法,更不会代你去完成你的工作。 

        4、培训方法 

        传统培训   填鸭式(教授) 

        “专家或导师讲,学员听”,一味的灌输,从而产生学习枯燥、效果不好的弊病,使员工失去对培训的兴趣。 

        教练技术   指导 

        正如伽利略所说:“你无法教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别人发现一些东西。” “教练指导”绝对不是为了让对方“知道”一些事情,而是为了让被指导对象真正会做一些事情,并且必须深刻理解背后的“究底”,具备分析、调整和处理的能力,从而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中能够灵活运用。能力无法教授,因此,“教练指导”的本质是:塑造能够让被指导对象有所发现的环境,通过帮助被指导对象加工处理自己的经验,从而形成在现实中可以灵活运用的能力。具体方法有: 

        1)、体验式学习(experiential learning) 

        体验式学习,又称“发现式学习”、“活动学习”或“互动学习”,是先由学员自愿参与一连串活动,然后分析他们所经历的体验,使他们从中获得一些知识和感悟(insights),并且能将这些知识和感悟应用于日常生活及工作上。它的特点就是你必须要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才能掌握,而你一旦掌握,就很难忘记。如生活中的游泳、滑旱冰、骑自行车、学驾驶等等,都属于体验式学习。体验式学习由既独立又密切关联的五个环节组成,五个环节如下: 

        体验:此乃过程的开端。参加者投入一项活动,并以观察、表达和行动的形式进行。这种初始的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 

        分享:有了体验以后,很重要的就是,参加者要与其他体验过或观察过相同活动的人分享他们的感受或观察结果。 

        交流:分享个人的感受只是第一步。循环的关键部分则是把这些分享的东西结合起来。与其他参加者探讨、交流以及反映自己的内在生活模式。 

        整合:按逻辑的程序,下一步是要从经历中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并用某种方式去整合,以帮助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的成果。 

        应用:最后一步是策划如何将这些体验应用在工作及生活中。而应用本身也成为一种体验,有了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因此参加者可以不断进步。 

        2)、“户外展能”(Outward Bound) 

        围绕着领导艺术、团队建设等现代管理的中心问题,结合企业的发展需要与参训者的人格特征,通过全方位的素质培训,一方面使参训者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定位自我,实现自我超越;另一方面,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全信的方式凝聚企业的向心力。 

        3)、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在整个的培训中,导师还将通过游戏、二人对话等方式,不知不觉中在轻松、自如的氛围中去认识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令参与学习者能由被动的吸收变为主动的吸引,并加以己化。 

        5、培训老师 

        传统培训导师 

        学院派—学院派将注意力放在国家的行业政策研究和教育机构学术引进上。他们缺乏进入企业参与管理的机会。学院派往往被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视为“酸儒” 

        经验派—把自我成长的过程变成纯粹的积累实务经验的过程。“狭隘的行业视野”是固步自封,流于平庸的经验派底气不足的根源。绝大部分从业人员几十年如一日“单线成长”,目光从来没有离开过本行业的特定的岗位,更不要说跨越行业的社会科学成果了。他们自认为是专家和行家。其实,固定流程是最没有价值的,企业的流程必须根据市场变化、顾客需求变化而不断调整和优化。 

        教练技术的教练 

        均从事教育、管理工作多年,并曾出任国内大型企业CEO近十年,形成了一系列的管理实战经验。 在此基础上每一位教练必须成成为“国际专业教练协会”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Coaches)认证的“专业教练”,同时持有“NLP(身心语言程序学)”执行师证书。导师多年来致力于“企业教练技术”在本土企业中的应用实践,通过不断的融合、创新和完善,吸取国外企业文化精髓和领导智慧,形成一套独到、有效并适合本土企业的“企业教练技术”。 

        6、总结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得知,美国企业教练技术起源于欧美,是欧美流行多年的管理技术,该技术凝聚了欧美企业家进入知识型社会近十几年的管理智慧,是一套能够激发企业、员工最好表现,增加效益、达成目标的有效管理技术。专家预测:企业教练于未来数年间将发展成为最热门乃至最具潜力的新兴事业,企业教练是21世纪经理人的崭新角色。在企业中的具体作用有: 

        清晰员工或团队的目标,协助订立业务发展策略,提高管理效益; 

        激发员工的潜能和创意,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冲破思想限制,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使员工的心态由被动待命转变为积极主动,素质得以提升。